服务电话:+86 21 51036266
中文 | English

新闻中心

AI热潮锻造“新石油”,铜价飙升引领能源金属市场

时间:2025-10-16 来源:高工锂电

一场由人工智能、电力基础设施和新能源三重需求驱动的共振,正在通过铜价清晰地传达至全球市场。


铜,这种兼具工业与金融属性的金属,正被赋予“新石油”的地位,其价格的强势上涨也正传导至锂、钴、镍等锂电能源金属板块。


近期最明确的信号是,AI热潮正从算法和模型迅速转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。


统计数据显示,美国在AI领域的资本支出规模已超过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电信业投资峰值。与此同时,新开工数据中心的投资额正迅速逼近传统的新开工写字楼项目,直观表明AI的基建热潮已然落地。


这场建设热潮直接带动了对核心原材料,尤其是能源金属的需求,并推高了其价格。


铜:供应短缺与需求爆发下的“易涨难跌”


铜价已进入一个“易涨难跌”的新通道,其核心逻辑在于,旧有的供过于求格局已被彻底撬动。


供应端的持续紧张与需求端的结构性爆发,共同构成了支撑价格的坚实基础。


供应层面,一系列“黑天鹅”事件严重冲击了本已偏紧的市场。九月底,铜矿巨头自由港麦克莫兰(Freeport-McMoRan)宣布,其位于印尼的Grasberg铜矿因泥石流事故暂停生产,并就供应合同启动了不可抗力条款。


Grasberg是全球第二大在产铜矿,此次停产预计将导致其2026年产量较原计划下降35%,并可能在未来12至15个月内造成全球约50万吨的铜供应损失。


行业将此事件视为改变供需天平的关键扰动。此外,另外两座世界级铜矿也遭遇了生产中断。


全球最大的地下铜矿——智利埃尔特尼恩特矿(ElTeniente)因地震导致产量缩减;刚果(金)的卡莫阿-卡库拉(Kamoa-Kakula)铜矿在矿震后也下调了2025年的产量指引。


据机构测算,仅这三起事故就可能导致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减少约6%。


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瓶颈在于,全球范围内老矿品位下降、而新矿稀缺且开发周期漫长。


例如,智利和秘鲁等主产国的铜矿石品位已从2000年的约1.5%降至目前的0.8%。一个新铜矿的平均开发周期长达17年。


高盛预测,在2025至2030年间,全球铜矿供应的年均增长率预计仅为1.5%左右。


与此同时,中国的铜冶炼行业正面临加工费跌至历史低位的困境,冶炼厂在亏损压力下已有减产迹象。


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也已向国家相关部门建议,严格控制新增铜冶炼产能,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未来的供应紧张。


在供应端收紧的同时,需求端正迎来多个新兴领域的集中爆发。铜的需求结构正从过去依赖房地产,转向由AI数据中心、电网升级和新能源汽车驱动。


正如石油曾支撑了整个工业时代,铜正在成为支撑数字时代能源与科技革命的关键材料——这正是其被推举为“新石油”的核心逻辑。


电力基础设施是铜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。AI对算力的指数级需求,依赖于能源密集型的数据中心,而数据中心则要求稳定、强大的电网支持。铜以其卓越的导电性能,成为连接这一链条的核心纽带。


仅数据中心领域,每兆瓦电力容量就需配套约5吨铜。


国际能源署预测,到2030年,全球电网投资将以年均9%-10%的速度增长,以应对老化问题和新增需求。


高盛的测算更为激进,认为到2030年,电网和电力基建将贡献约60%的全球铜需求增长。


新能源领域同样是需求的重要引擎。据高盛数据,每辆电动汽车的用铜量是传统燃油车的五倍。


随着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有望突破4000万辆,光伏与风电新增装机超过1.5TW,仅这两项就将带来超过300万吨的新增铜需求。


金融属性方面,铜价与美元高度挂钩,其走势也正受到黄金和白银的提振。在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、美元信用相对走弱的背景下,黄金、白银作为避险资产受到各国央行和投资者的追捧。


黄金期现价格已双双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,白银也加速补涨。在此背景下,铜的金融属性再次受到市场聚焦。


华尔街对此反应迅速。9月以来,包括高盛、花旗银行在内的多家顶级金融机构相继上调了对铜价的预期。


市场普遍认为,每吨1万美元将成为铜价的新起点,花旗银行甚至预测2026年第二季度铜价可能达到1.2万美元。


涟漪效应:能源金属集体跟涨


在铜价强势表现的带动下,锂、钴、镍等其他能源金属市场也出现了积极响应。


锂市场在经历了长期调整后出现反弹,节后首个交易日,赣锋锂业等龙头股近期触及涨停。


基本面上,10月份电池排产计划环比增长10%,储能领域的强劲需求正结构性地改善锂市场的整体需求。


然而,供应端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。备受关注的江西宜春涉锂矿山整改仍未最终落地,宁德时代旗下枧下窝矿区的持续停产,已对其部分合资冶炼产能造成影响。


钴和镍市场同样受到供应扰动的提振。9月底至10月初,国内现货钴价在短短数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超过15%。长江现货1钴均价从9月29日的33.7万元/吨,迅速攀升至10月9日的35.5万元/吨。


镍价也出现补涨行情。节后沪镍主力合约价格持续走高。


钴价在供应端的扰动主要来自刚果(金)全新推行的配额制,而未来镍价的核心变量在于印尼的矿业政策,任何关于出口配额或环保整顿的消息都可能引发市场剧烈波动。


此外,有报道称,宁德时代或将推出新一代高镍三元电池,以满足增程式和插电混动车型对大容量电池包的需求。这一趋势将提振对钴和镍的长期需求的支撑。


铜价的上涨预期也正引发市场的连锁思考。在部分领域,“以铝代铜”的呼声再起。而值得锂电产业链关注的是,高昂的铜价可能为复合集流体等新材料技术打开新的机遇窗口,从而对传统的铜箔和铝箔构成挑战。

昭远二维码

招聘信息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16 上海昭远实业有限公司 tokue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沪ICP备2023022556号-1 沪ICP备2023022556号-2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20151号